<111學年度性別創意廣告大賽> 輔導室 許琪雯老師
1990年起,台灣開啟一連串對婦女權益的改革,逐步的從「保護女性」往「性別賦權」發展,「兩性平等」也慢慢地擴大到「性別平等」的討論;社會對性別的表達,在過去三十年內有許多的改變及進步,以往鮮為人知的性別議題,如今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,我們不再害怕與自己不同的族群,而是學習認識、了解,以尊重接納的態度,互相成為彼此的助力。
性別創意廣告比賽提供學生表達的管道、倡議的平台,讓學生能透過拍攝影片、平面設計、戲劇表演等多元形式,進行的展現想法與感受;活動過程中,除了同學熱情的參與令人印象深刻,純熟的攝影與剪輯技術、豐富的內容與順暢的敘述能力,以及安排在作品中的幽默逗趣元素,都讓人驚艷不已。
作品中多元的性別議題展現,反應新世代對性別的反思,以舊有的廣告中的性別意識形態為出發點,學生嘗試解構性別氣質二分化的思維,運用不同媒材,展現出充滿生命力的『性別概念』:討論家庭分工的【加油,美玲!】、【我們平等】,呈現現代社會依舊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—男主外、女主內的想法,使職業婦女在職場和家庭中拉扯、進退兩難的困境,表達出『家事』並非理所當然的付出,而是出自對家庭經營的用心和關懷,讓我們體悟到家事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員分擔、互相協調。
【唯一性向,心之所向】以「紀錄一天的生活」拍攝方式,表達出「不論性向為何,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」,性傾向並非定義一個人的價值、正常與否的標竿,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;以「玫瑰少年」事件為創作發想的【你會伸出援手嗎?】,透過鮮明的色彩及故事性強烈的構圖,表達出「性別氣質無對錯之分,不應成為受壓迫的原因」,更點出幫助他人、協助發聲的同時,亦可能受到攻擊,讓我們能更加重視現今性平議題在台灣推動的成果,是如此珍貴又得來不易。
【我是女生,我做主。】挑戰傳統媒體中對女性的詮釋,檢視迪士尼公主的模板,並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出獨立思考、自信自主的「女主角」們,鼓勵每位同學表達自己的想法,不受性別限制,活出精采人生;【性別平等】以短劇演繹,點出性別不平等亦會出現在職場的工作分配、人際互動與薪資福利上,並藉由職場性騷擾的情境,宣導性別工作平等法,提升平等互動、保護自己尊重他人的重要知能。
「性別平等」是一場激烈的社會改革,每一個令人心痛的社會事件,推動立法機關修訂法案、保障人權;同時,性別平等也是一場溫柔、寧靜的社會運動,讓教育人員能省思過去的教育方針,讓每個人能重新認識自己、定位自己,最終我們可以學習用更包容、尊重的態度,欣賞不同的人以及他們獨特又美麗的性別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