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園地-生命的價值

ImgDesc

<生命的價值>  907 呂涔瑄

蒙田曾說:「 生命的價值不在長短,而在如何利用。許多人活的日子不多,卻活得長久。 」

的確,生命的意義不在時間長短,而是我們如何過一生。有些人把時間花在不必要或多餘的事上;有些人則是把時間利用在有意義的事上。比起花時間做不必要且浪費生命的事,不如好好運用生命,多做些有意義的事。不論生命是長是短,生命的過程才是價值所在。

義大利人曾說:「懂得生命真諦的人,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。」真正了解生命道理的人,不在意生命時間的長短,而是多做些能為此留下「 美好 」的事。就好比美國的布里居絲女士,她發起「 藍絲帶運動 」希望每一個美國人都能拿到她所設計的藍色緞帶,上面寫著:「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些價值。」她到處散發這樣的緞帶,並鼓勵大家把緞帶送給家人和朋友,透過它感謝在我們四周的人。她也四處演講,強調每個人的價值。因爲這些緞帶的傳遞,引發許多感人的故事,也因此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。布里居絲女士藉由藍絲帶運動,透過一條條的藍絲帶,轉發給四周的朋友或家人,就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。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,卻能發揮如此的作用,她利用傳遞的力量,鼓勵四周的人,告訴他們自己的價值,因而使大家發現自己的價值。

而在臺灣,如果要選一位與「 生命 」有關且耳熟能詳的人物,那我會選擇——劉俠女士。原本應該是要開開心心、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,但她卻不幸的在十二歲得了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,是一種無藥可治的慢性疾病,另一種比喻就像是被判了漫長的死刑,要長期忍受無盡疼痛的凌遲。相信很多人一定無法承受這一切!但是劉俠做到了!她也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那麼不幸、活著要幹嘛?為什麼我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健全?但後來的她克服種種困難、障礙。她要承受的痛遠遠比一般人痛上許多倍、更痛苦,在這些日子里裡對她來說真的很不便,每個行爲、舉止對她來說都是相當的艱難,但她認為即是這樣,也不能頹廢一輩子,於是她開始嘗試與痛苦和平相處,進一步開始寫作分享他的生命故事。後來她也領悟到:每個生命都有他特定的價值。她用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、用書寫描述自己的經歷,並也成為了東南亞著名的作家,她的作品得了許多獎,最後她也創辦了「 伊甸基金會 」,幫助與她一樣需要幫助的人。
由此可見,生命的價值定義都不太一樣,但是就像布里居絲夫人在藍絲帶上寫:「 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些價值。」以及劉俠曾說:「 每個生命,不論老弱傷殘或是貧富貴賤,都是珍貴的!每個生命都有他特定的價值。」,人生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遂的事情,但也不能因此頹廢、放棄,應該努力堅持,若是能再突破它影響他人,這也拓展了生命的價值。

要為生命創造價值的方式有很多,每個人都有資格創造,只是看我們願不願意而已。就像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:「 人生最美好的,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,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。」若你為這個世界留下了意義,就算生命終止了,仍然價值恆久流傳。